日前,由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市慈善总会、四川新闻网、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装备质量分会主办,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周麓湖分论坛在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顺利开展。基金会理事田犎、曾亚丽、范体惠、詹向农,监事李光强、王燕以及副秘书长梁艳出席论坛。
此次论坛核心是对低碳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研究讨论,而基金会的绿动计划——“麓湖生态湿地营造与教育”项目作为本次分论坛分享的唯一一个社区公益项目,与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美团、可口可乐、碳惠天府等知名项目共同亮相。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公园社区发展治理处、基金会监事李光强以及理事范体惠也在致辞中表示,“共同建设低碳、可持续的城市”的美好愿景。
分论坛参与者合影
“麓湖生态湿地营造与教育”项目是基金会绿动计划2022年重点资助的项目之一,目的是去发现社区内关注环境并愿意持续参与的人群,促进居民了解湿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观,并成为社区自然教育基地等。
作为项目推动人,社区居民毛姝在现场为嘉宾们详细介绍了麓湖环境教育的实践,并分享自己对于社区公益的思考:“麓湖很漂亮,但如何来维持这份美丽。从最初的自然笔记小组,到现在所推动的生态湿地,我们所做的是找到一群人,做成一件事,形成一个理念。麓湖它很美丽,而它的美丽依靠的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的努力。”
社区居民毛姝在论坛上分享自己的项目案例
为了让嘉宾和参与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基金会所资助的社区公益项目,当天下午,绿动计划项目组策划并组织了系列环保体验活动,近距离带领大家感受社区公益这种小而美的力量。
麓客廊文献展导览
麓客廊文献展是由基金会资助,社区居民与艺术家共同策划完成的社区策展项目之一,主要展示社区发展历程及治理经验等内容,是了解麓湖社区、了解基金会的重要窗口之一。

基金会理事曾亚丽、居民王崃为嘉宾们讲解麓湖故事
生态湿地科普活动:挪益螺
清理外来物种福寿螺是绿动计划的科普活动之一,活动通过体验清理福寿螺卵、放田螺,让参与者在游乐的过程中,就能清晰理解到底栖生物对于生态湿地的意义。
活动嘉宾体验清理福寿螺
桥洞生态共益实验室堆肥体验
桥洞生态共益实验室是基金会长期资助的环保类实践项目之一。桥洞生态共益实验室的初衷是就地化解决厨余垃圾,实现厨余垃圾再利用。该项目历时3年,已从0到1,逐渐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实践方式,目前已有其他社区开始学习使用此种方法。
嘉宾们交流堆肥经验,并动手体验堆肥流程